当前位置:首页>>记者观察

七旬老人初心不改 心系群众矢志不渝——陈来狗同志典型事迹

发布时间:2022-10-28 19:13:32 发布人:李王杰


    希望关爱文化网(山西临汾讯 记者 李王杰 白迂杰 报道)一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,在35年村两委、村民小组长的工作中,以“与人为善”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,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的实干传递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。他就是马壁镇王河村的陈来狗。他1945年出生,今年77岁,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现任王河村第1微网格网格长。1967年至2002年间,历任小队长、副村长、支部副书记。陈来狗多年来一心为群众服务,关心村里发展,兢兢业业,恪尽职守,为王河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0003.jpg

岗位上,他始终默默无闻、甘于奉献。王河地质不好,含沙量大,粮食产量不高,尤其是在60年代,老百姓的口粮一直是个问题,孩子们吃不饱哭,老百姓吃不饱骂,王河小队队长没有人愿意干,年仅22岁的陈来狗接过了这个担子,为了解决口粮问题,他跑到十几里以外的巴王小队、白马山小队借麦子,有一袋算一袋,有两袋算两袋,背回来分给老百姓。为了增加队里收入,他冒着被戴上“走资派”帽子的风险,安排队里年轻人到长治当木匠,工人除了个人工资外,剩余的钱上交队里,队里有了钱,也可以拿来买粮,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算是基本得到解决。

0004.jpg

1998年,村里人坐着三轮车去搞基本农田建设,三轮车翻了,一车人都受了伤,其中轻伤4人,重伤两人,一个在县城住院,一个到临汾住院,老百姓没有钱看病,集体更是拿不出钱,这种情况下,身为支部副书记的坐不住了,他自掏腰包,拿出近万把块钱,为群众治病,群众的病是看好了,可目前村里的往来账上还挂着欠陈来狗的钱,陈来狗从来也没有说过什么。

退下来,他始终关心集体、热心公益。王河村以前在各种工程施工过程中,影响施工的树木都要进行赔偿,部分群众还把这个当成“唐僧肉”、漫天要价,影响施工进度,群众对此也颇有微词。陈来狗在王河村第4次说事议事会上当着群众的面表示:“这次以工代赈工程施工过程中自家的树木最多,而且最粗的也是他的,我表个态,这个是为集体服务了,我不要一分钱!”,在老党员的带领下,这个风气得到好转,王河村的近几年的施工没有花过一分“冤枉钱”。

0006.jpg

用群众的话来说,陈来狗 “爱管闲事”,自从王河村搞环境卫生整治以来,他一直担任卫生监督员,也就是组织群众干活,每到10、20、30日的前一天,他就挨个门通知: “明天扫街了,明天早上扫街!早点起”,有时群众干活不出力,他当面说人家,人家不服气还骂他,他也不记在心里。为了让村里更干净,他每天都拿个桶,把村里的塑料袋、烟盒等捡个遍。为了让西场的群众不乱扔烟头,他找了一个“健力宝桶桶”当烟灰缸。王河村比前干净了,军功章上有他厚厚的一笔。

抗疫中,他始终冲锋在前、恪尽职守。自从被群众推选为微网格员后,他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,为大家及时宣传抗疫信息,提醒大家注意个人防护,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,担心网格内居家隔离群众出行不方便,他总是及时的送去米、面、油,为他们倒生活垃圾。平时,他也经常入户走访与群众聊天,及时掌握网格内群众的生活和身体状况,宣传惠民政策、防疫知识,让网格内的群众都能感受到这位七旬老人带来的温暖和关爱。

0005.jpg

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多会退休呢?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应该到多会结束呢?一个干部职工到了60岁就退休了,很多领导干部一从岗位上退下来更是不问时事。陈来狗同志却没有这样做,作为一个老党员,他从来没有缺席过党组织的各项活动,村里组织的说事议事会,他总是第一个到场,帮助摆马扎,最后一个离场,帮助收马扎。村集体收上谷子,晒谷子,他怕鸡吃,还帮忙看谷子。陈来狗常常讲:“老了,不中用了,能干点啥就干点啥吧”。当干部时不计得失,关心群众冷暖,不当干部了,关心村里发展,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。陈来狗同志真真正正是用他的实际行履行着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

  讲述人: 平红强

 


(责任编辑:衡国胜)